眼睛乾只是小毛病?王先生因為乾眼症眼睛睜不開、視力模糊,無時無刻都要點眼藥水,形容自己「生不如死」。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醫師表示,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[1],不僅應重視乾眼症,同時國人常見的眼疾白內障也是發生乾眼症的風險因子之一,因此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首度發表《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》,強調術前篩檢、術後保濕的重要性,若白內障術前發現乾眼症,應先治療再進行手術,術前術後也應該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。
在手機不離身、高度用眼與高齡化社會的雙重壓力下,乾眼症與白內障已成為國人常見的眼疾,銀髮族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罹患乾眼症1。且研究也發現,有八成白內障患者在術前就有乾眼症的問題2,而白內障手術也可能會誘發或加劇乾眼症狀。台灣即將邁入每四人就有一位為 65 歲以上的「超高齡社會」[2],乾眼症與白內障共病勢必更加普遍,未來白內障合併乾眼症患者恐高達150萬人。
孫啟欽醫師表示,有鑑於乾眼症對國民眼睛健康與白內障治療影響深遠,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不僅首度制定《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》,聚焦術前術後的乾眼處置,以提升患者術後視覺穩定度與整體滿意度,更同步推出9支衛教影片,提升民眾對乾眼症的正確認知。此外,醫學會將於6月13日至15日在林口長庚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學術年會,持續推廣正確觀念,呼籲國人正視乾眼症問題。
全台粗估超過183萬人受乾眼症所苦 女性與慢性病患為高風險族群
全台粗估已有超過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1,出現眼睛乾澀、異物感、痛、灼熱感、畏光及眼睛紅癢等不適,令患者坐立難安,炎夏將至,51%的患者反映乾眼症狀在夏季明顯加劇,主因多與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的乾燥環境有關[3]。孫啟欽醫師指出,現代人長時間緊盯3C螢幕、眨眼次數從每分鐘10到12次,減少到3到4次。加上自體免疫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盛行、習慣配戴隱形眼鏡等,都是增加乾眼風險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女性的乾眼症盛行率更是高於男性約兩倍,且年齡愈長,發病率亦顯著上升[4]。
60歲的詹小姐多年前就發現隱形眼鏡怎麼也戴不上,但並未放在心上,直到某天眼睛劇烈刺痛、佈滿血絲並出現大量分泌物才趕緊就醫。檢查後驚覺眼睛角膜多處破皮,確診為嚴重乾眼症。「每天早上睜開眼之前,我都會預期接下來會痛」她坦言,只要身體疲憊、空氣稀薄或走進有煙的環境,眼睛立刻變得乾澀刺痛,日常生活深受困擾。
白內障手術前後輕忽乾眼症 會讓手術滿意度大幅下降
除了年齡、生活習慣等因素,眼部相關手術如白內障、近視雷射、眼角膜手術,都可能誘發或加劇乾眼症狀,白內障與乾眼症之間的密切關聯不容忽視。據統計,60歲以上長者中有八成患有白內障,每年相關就診人次高達130萬[5],約八成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即有乾眼異常徵象。乾眼症若未在術前妥善控制,可能造成人工水晶體(IOL)度數測量誤差,或是角膜破皮,進而影響視力矯正的準確度。
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徐旭亮醫師表示,台灣每年進行約24萬例白內障手術,手術中所使用的消毒藥水、手術燈光、器械等因素,可能損傷眼表上皮組織、影響神經傳導功能,進而導致淚液分泌減少、淚膜穩定性下降[6]。術後使用的抗菌眼藥水,也容易導致眼睛乾澀、發炎等副作用。
據統計,10名患者中有1-4位會在白內障術後出現乾眼症,若乾眼症狀惡化,可能導致角膜損傷與不適,降低整體治療滿意度與視覺品質[7]。徐旭亮醫師曾接獲一名50多歲的女性患者,多年乾眼症未積極治療,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,發生角膜穿孔,治療一個月才好轉。徐旭亮醫師強調,術後第一週是關鍵,白內障手術後有出現乾眼症的患者,53.1% 會在第一週出現症狀[8],因此建議在術後第 1 至第 2 週進行眼表檢查與 TBUT 等乾眼測試利於及早介入治療,一旦術後出現眼睛刺痛、乾澀等,也要提高警覺。
眼藥水別自己亂買!乾眼症患者術前術後應選用無防腐劑人工淚液
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推出最新「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」,強調白內障手術前後都要積極治療乾眼症。若術前發現乾眼症,應先治療再進行手術。根據乾眼症的嚴重程度採取分級治療策略,包含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、藥物治療(如外用或口服抗生素、抗發炎藥物、類固醇)等方式。同時輔以日常生活調整,如有意識的增加眨眼次數、避免風吹或處於冷氣環境之下、採取地中海飲食改善等,以迅速穩定淚膜狀態。
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副秘書長梁章敏醫師提醒,不少患者會自行購買有涼感的市售眼藥水,但這些產品常含有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,不適合乾眼症患者使用。因為患者多需每日多次點用人工淚液,含防腐劑產品恐對眼表細胞造成毒性反應與上皮凋亡風險,建議應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。針對白內障術後的乾眼症管理,徐旭亮醫師建議應要更積極治療與護理,包括眼瞼清潔、熱敷、避免使用眼妝,以及持續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與抗發炎藥物,以協助患者減少不適、加速眼表修復,確保手術成效。
[1]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tscrs.org.tw/2023/08/30/%E9%A2%A8%E4%B8%80%E5%90%B9%E5%B0%B1%E9%A3%86%E6%B7%9A%EF%BC%81%E6%94%BE%E4%BB%BB%E4%B9%BE%E7%9C%BC%E7%97%87%E6%81%90%E5%82%B7%E8%A6%96%E5%8A%9B%EF%BC%8C%E7%9C%BC%E7%A7%91%E6%AC%8A%E5%A8%81%E9%86%AB/
[2] 聯合報 65歲以上占19.48% 台灣距「超高齡社會」只差一步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1/8729049
[3] van Setten G, Labetoulle M, Baudouin C, Rolando M. Evidence of seasonality and effects of psychrometry in dry eye disease. Acta Ophthalmol. 2016 Aug;94(5):499-506. doi: 10.1111/aos.12985. Epub 2016 Apr 23. PMID: 27105776.
[4] Sun CC, Hsu SL, Liang CM, Tsai YY, Lin PY. Bridging the gap in managing dry eye disease: a consensus report by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ons. BMC Ophthalmol. 2024 Jul 29;24(1):314. doi: 10.1186/s12886-024-03565-9. PMID: 39075430; PMCID: PMC11285138.
[5] 112年健保門診合計(包括急診)就診統計
[6]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tscrs.org.tw/2023/08/24/%E8%BF%91%E8%A6%96%E9%9B%B7%E5%B0%84%E6%89%8B%E8%A1%93%E5%BE%8C%E8%A6%96%E5%8A%9B%E8%AE%8A%E6%A8%A1%E7%B3%8A-%E7%AB%9F%E6%98%AF%E4%B9%BE%E7%9C%BC%E7%97%87%E6%83%B9%E7%9A%84%E7%A6%8D%EF%BC%9F%EF%BC%81/
[7] Miura M, Inomata T, Nakamura M, et al.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y Eye Disease After Cataract Surgery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Ophthalmol Ther. 2022;11(4):1309-1332. doi:10.1007/s40123-022-00513-y
[8] Ishrat S, Nema N, Chandravanshi SCL. Incidence and pattern of dry eye after cataract surgery. Saudi J Ophthalmol. 2019 Jan-Mar;33(1):34-40. doi: 10.1016/j.sjopt.2018.10.009. Epub 2018 Oct 27. PMID: 30930661; PMCID: PMC6424692.
【附件_案例故事補充分享】
案例故事一:乾眼症讓他「生不如死」 60歲公務員一度想辭職輕生
王先生60歲,免疫系統異常
王先生是一名公務員,過去生活規律、工作穩定。但在母親過世後,身心大受打擊,免疫系統開始出現異常,接連出現嚴重的乾眼症狀。王先生描述那段時間他感到「生不如死」,不僅睜不開眼、看不清字,還需要無時無刻點藥水,連基本的公文都無法處理,讓他覺得自己已無法勝任工作。心情長期處於低落狀態,甚至一度萌生辭職與輕生的念頭。
案例故事二:「無法根治的乾眼症」讓她越夜越不美麗?
曾小姐53歲,乾燥症患者,眼睛角膜破皮
自 2020 年起,因角膜反覆破皮、眼痛而頻繁求診於多家眼科。醫師告訴她這是「無法根治的乾眼症」,只能與其共存。多年來,她反覆經歷角膜破皮、刮除絲狀物、點藥膏藥水,生活品質大受影響。晚上幾乎沒辦法開車,21:00就睡覺,幾乎不能有夜間活動。
2023 年秋天經由孫醫師詳細檢查並詢問病史後,懷疑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,最終,被確診為乾燥症。隨後使用免疫療法治療眼睛,並搭配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,治療將近3個月後症狀減緩,晚上已不會出現疼痛感,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。
案例故事三:乾眼症合併白內障不可輕忽 林小姐術後一週驚傳角膜穿孔
林小姐50歲,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
近年林小姐發現視力逐漸模糊,經診斷為白內障需要手術治療。同時發現,由於免疫系統疾病影響淚液分泌,她有嚴重的乾眼症狀況,多年未積極治療。雖在手術前已先治療乾眼症到較穩定的狀態,但術後一週乾眼症加劇,更出現嚴重眼表損傷導致角膜穿孔。後續緊急處置才改善,整體治療與復原期較長。